親子天下報導:IBM攜手五專班引領高教新趨勢

2019教育創新100|AI、英語力、企業導師,IBM攜手五專班引領高教新趨勢!

 

2019教育創新100|AI、英語力、企業導師,IBM攜手五專班引領高教新趨勢!

人工智慧課程、英語聽力環境、每週企業導師演講,IBM五專班致力於降低學用落差的問題,讓學生接軌職場,接軌世界。照片:台灣IBM

如果全球知名企業IBM成立高中、大學,會教些什麼?由IBM策劃的P-TECH教育專案,從美國紐約引進全新教育模式,結合台灣既有的五專體制,擁有紮實的實習操作、英語聽力環境,以及與產業界共構課程,目的是改變產學落差,培養未來科技新領(New Collar)人才。

      「大學學歷和實作技能,哪一個重要?」IBM企業公民部大中華區負責人陳慧純,一開始便點出職場新鮮人「學用落差」的問題,這也是二十多年高等教育改革以來面臨的困境。

說明所見的高教環境時,陳慧純語重心長地說,「拿到大學畢業的學歷,但學生有沒有同等技能?而他們擁有的技能,符不符合未來趨勢的需求?」眼神中流露的,除了對大學教育的隱憂,更表達產業界對技職人才的渴望。

       2018年,IBM將P-TECH(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)引進台灣,提供五年的「職場先修班」,從人工智慧、自動化機械到職場軟實力,IBM要透過教育,培育未來就業市場的「新領」(兼具產業實務經驗以及跨界合作的溝通能力)人才。

工匠精神,五專制度的復興

      「五專學制和P-TECH的模式很吻合,不論是學術基礎,還是實作的磨練,都幫學生奠定紮實的底子,讓他們可以更快投入產業。」陳慧純介紹著。

       P-TECH學程一開辦,就和當年的三大工專(現為台北科技大學、虎尾科技大學、高雄科技大學)合作,分別針對AI、精密機械、模具與土木開課招生,每個專班招收32-35個國中畢業生。這個學程長達5年,學生學籍歸屬三個學校,畢業後也會領到學校正式的畢業證書。

       陳慧純解釋,對台灣而言,雖然P-TECH是全新的教育模式,但建立在既有的五專體制上,且是年長一輩熟知的學校,「家長不是在黑暗中摸索,而且也對這些工專的名望和技能培養有信心。」

       而五專班並不是生涯最終目標,除了直接進入職場工作,工作兩三年後也可以繼續考研究所,這都是人生選項之一。陳慧純認為,「長遠來說,不是只看見『選擇五專』,而是發現一塊『敲門磚』(stepping stone),讓學生知道在這之後,還能為自己創造哪些選擇。」

       同時,在IBM工作,她深知科技正在重新定義世界,「就算不從事科技產業,我們未來的生活都深受科技影響。」

       「所以我們開的課都很『入世』!」她笑著說。P-TECH勾勒的產業藍圖清晰,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自動化工程科教的是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AI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人工智慧);蘊藏在大肚山下,製造全球精密機械的聚落,則是虎尾科技大學精密機械科學生的夢想之地。 

透過大量上台口頭報告的訓練,學生主動求知取代被動吸收知識。台灣IBM 提供

P-TECH提供教育新選擇

       全新課程,會不會怕沒人報名?陳慧純坦言,「(2018年)招生第一屆時真的有點忐忑不安。」與教育部、企業夥伴、合作的五專班,花費了近三年的時間討論,但課程內容從未上路過,難免有雷聲大,雨點小的憂慮。

不過連續兩年,家長說明會總是座無虛席,「有學校今年問我,能不能增班?還是能不能增加班級人數?」陳慧純一邊分享著年初說明會時,家長與校方詢問課程的盛況,先前的憂心和忐忑也隨著家長與學生積極的態度一掃而空。

       每個五專班僅收32-35人,但令她驚訝的是,這群孩子有不少人是可以上各縣市的第一志願,「如果我是家長,也會想,那我要放棄嗎?」陳慧純說著,「因為念建中或其他明星高中不是只是穿上那套制服,而是可以和全台灣最優秀的孩子一起學習。」

北科大智慧自動化科二年級學生謝可安,是參加P-TECH學程的第一屆學生。她的爸爸謝君誠在IC設計公司任職,談到自己的求學歷程,「其實我自己就是建中、台大電機系畢業。」不同於自身的升學歷程,他對孩子的升學沒有過多的執著,反而從細節看見孩子的潛力,「可安對『動手做』一直很有興趣,國三時就讓她去上技藝班一學期,她自己也喜歡。」

       繼續念高中,不好嗎?謝君誠認為,「『動手做』沒辦法考出來,而且進到高中裡,女生如果物理、數學好一點,大部分就是要選擇醫科。」看見普通高中沒辦法滿足孩子的學習興趣,謝君誠選擇讓孩子嘗試更多可能,鼓勵她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P-TECH給台灣家長的,是一個新的選擇。「看見孩子的天賦,給他們一個可以實作、體驗、發揮的場域,而不是把孩子困在一堆教科書裡。」陳慧純說著。

謝可安(左)分享每週機械實習課,學生會到北科附工實際操作,落實動手做精神。台灣IBM提供。

課程共構,硬實力、軟實力雙管齊下

       「我們期待的,不是學生畢業進到公司後,還需要從零開始訓練。」從企業端的角度思考,IBM將升學與職場結合。以整體生涯規劃出發,P-TECH視職位需要的能力,提供相對應的硬實力課程,「即使比大學生提早兩年進入職場,不代表能力少兩年。」

       謝可安提到,紮實多元的課程讓她學到很多,「我們會上機械、人工智慧概論,也會到北科附工與高職學生一起進行車床、銑床的實務操作。」謝可安坦言,一開始看到很多機械會有些害怕,不過在繁複困難的過程中,卻學到了以前從沒料想到的技能。

       不只如此,P-TECH課程還包括職場軟實力課程(Worklace Curriculum)。比如,「如何做出有效溝通的商業簡報?」、「寫英文e-mail要注意什麼?」、「怎麼使用專案管理的方式作出系統化的決策?」等......這些職場軟實力,更是P-TECH的精華課程。

       「即使沒有立即進到職場,這些都是需要的能力。」陳慧純自信滿滿地介紹,同時也展現她清晰的商業邏輯。

       謝可安則笑著說,「國中時比較內向,可是P-TECH學校期中、期末考試會需要用到口頭報告。一開始我很容易緊張,會寫逐字稿,然後背下來。但後來我學會觀察,主動請教表現很好的同學,他們怎麼完成自然流利的報告。」

       這裡打造的學習環境,使學生主動求知,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,「現在上課的內容,以後職場用得到。」謝可安分享著,並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進到IBM實習,成為未來炙手可熱的人才。

每週兩小時演講時間,邀請各界傑出的台北工專校友,進行面對面交流。台灣IBM提供。

       「我們完全無從得知,2050年的就業市場會長什麼樣子。」著名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曾在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下此註解。「對IBM而言,我們希望幫學生打造一個全球的舞台,帶著這些學生出去看世界,或者,讓世界看見台灣。」陳慧純說著,站在IBM這個巨人的肩膀上,搭載的是孩子對全球視野的渴望,「如果你夠好、夠有勇氣一起站上來,IBM會努力打造一把鑰匙,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扇門,在那扇門之後的天空發光發熱。」 

       科技確實帶來巨變,但IBM並不視此為危機,反而從現在開始,培養孩子用科技改變世界的能力。

台灣IBM│小檔案
 
教育創新特色: 與產業界共構職場硬實力、軟實力課程,用科技翻轉勞動市場,降低學用落差。

教育創新不藏私 :聘請外籍英師,打造外語聽力環境;企業導師演講,分享成功秘訣;系統化教學溝通、合作等職場軟實力;大量上台簡報機會,訓練學生台風與表達。

 

新聞來源:親子天下

瀏覽數: